【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
《金匱要略》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可下之。
腹中滿痛者,裡氣壅實也,故可下之。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趙本作「之解」)宜大柴胡湯。
傷寒後,為表已解,脈沉為裡未和,與大柴胡湯,以下內實。
經曰:傷寒瘥以後更發熱,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趙本無「以」字)下之,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曰:脈雙弦者寒也。
經曰:遲為在臟。
脈雙弦而遲者,陰中伏陽也,必心下硬。
大則為陽,緊則為寒,脈大而緊者,陽中伏陰也,與大承氣湯以分陰陽。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7111&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