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10-18 21:13
標題: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趙本作「此必大便」)硬故也。


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


當問其小便,日幾行。


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先亡津液,使大便硬,小便數少,津液分別,大便必自下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者,熱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病腹滿者,為邪氣入腑,可下之。


心下硬滿,則邪氣尚淺,未全入腑,不可便下之。


得利止者,為邪氣去,正氣安,正氣安則愈;


若因下利不止者,為正氣脫而死。


陽明病,面合赤色,(趙本作「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趙本有「者」字)小便不利也。


合,通也。


陽明病面色通赤者,熱在經也,不可下之。


下之虛其胃氣,耗其津液,經中之熱,乘虛入胃,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趙本有「調胃承氣湯方」詳見卷二)


吐後心煩,謂之內煩;


下後心煩,謂之虛煩。


今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則(醫統本作「即」)是胃有鬱熱也,與調胃承氣湯,以下鬱熱。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7022&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