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
李 痢將兩月。目微黃。舌白口乾。唇燥赤。腹滿。按之軟。竟日小便不通。病者自述肛門窒塞。努掙不已。僅得迸出黏積點滴。若有稀糞。自必傾腸而多。思夏秋間暑濕內著為痢。軒岐稱曰滯下。謂滯著氣血。不獨食滯一因。凡六腑屬陽。以通為用。五臟皆陰。藏蓄為體。先瀉後痢。脾傳腎則逆。即土克水意。然必究其何以傳克之由。蓋伏邪垢滯從中不清。因而下注矣。
遷延日久。正氣因虛。仲景論列三陰。至太陰篇中。始挈出腹滿字樣。脾為柔臟。惟剛藥可以宣陽驅濁。但今二腸窒痹。氣不流行。理中等法。決難通腑。考內經二虛一實者治其實。開其一面也。
然必溫其陽。佐以導氣逐滯。欲圖扭轉機關。舍此更無他法。
制附子 生厚朴 木香 製大黃 炒黑大茴
又 懈弛半月。脾腎復憊。脾敗不主健運。納食皆變痰沫。腎真失司納氣。水液上泛阻咽。皆痢傷濁壅。變脹末傳。脈見弦勁。是無胃氣。小愈變病。最屬不宜。入冬為藏陽之令。今陽漸潰散。
而陰液枯槁。渴不多飲。飲不解渴。治陽必用剛藥。其陰更涸矣。
轉展無可借箸。勉與脾腎分調。脾陽動則冀運。腎陽靜可望藏。王道固難速功。揆之體用。不可險藥。
早服炒焦腎氣丸 午服參苓白朮散加益智仁。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