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
程 診脈肝部獨大。脾胃緩弱。平昔納穀甚少。而精神頗好。其先天充旺不待言矣。
目今水瀉。
少腹滿脹。少腹為厥陰肝位。由陰陽不分。濁踞於下。致肝失疏泄。當以五苓散導水利濕。仿古急開支河之法。
黃(九歲) 久瀉兼發瘡痍。是濕勝熱鬱。苦寒必佐風藥。合乎東垣脾宜升。胃宜降之旨。
人參 川連 黃柏 廣皮 炙草 生於朮 羌活 防風 升麻 柴胡 神麯 麥芽
炒川連 炒黃柏 厚朴 廣皮白 茯苓 豬苓 澤瀉 炒楂肉陳 寒濕已變熱鬱。六腑為窒為瀉。
生台術 厚朴 廣皮 白茯苓 益智仁 木瓜 茵陳 澤瀉
某(三三) 酒濕內聚痰飲。余濕下注五泄。常用一味茅朮丸。
炒半夏 茯苓 苡仁 刺蒺藜 新會皮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