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東亞同文書院】
中日甲午戰後,日人為研究中國語言風俗,促進二國親善,培養了解中國人才,由三宅雄二郎、犬養毅、平岡浩太郎等於西元一八九七年在東京組織「東亞會」。
同年,井手三郎等組織「同文會」,由華族近衛篤為會長,旨在啟發中國人,匡救東亞時局。
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兩會合併為「東亞同文會」,仍以近衛篤為會長,宗旨為保全中國,助成中國及朝鮮之改革,研討中國及朝鮮時事。
一八九九年,得兩江總督劉坤一之助,於南京城內妙相庵設立南京同文書院。
一九○○年,因義和團事件,五月遷上海。
一九○一年,擴大為一專科學校規模,改名「東亞同文書院」,每年由日本全國各府縣選送公費生,授予對中國有關各項課程。
一九二一年,改為專門學校(專科學校)。
一九三九年,復據「大學令」升格為大學,學生全部寄宿,實行學生自治。
每年夏季,最高年級學生旅遊中國、南洋各地作實地調查,收集資料,對日本侵略大陸政策甚有貢獻,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日本戰敗而停辦。
同文會於一九○○年創辦「同文滬報」。
昭和初期,又辦「支那」雜誌,為該會機關報,並出版支那經濟全書、支那人名鑑、支那公會研究、支那省別全誌(十八卷)等。
(蘇振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21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