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訓練方案】
AttributionTrainingProgra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歸因訓練方案主要目的是要引導個人對事情做適當的歸因。
由相關的文獻顯示:個人的歸因會影響他的情感反應、隨後的行為動機和對未來的預期(如下圖所示)。
因此,如果歸因不恰當或不合理,除了對自己情感上、認知上、動機上有負面影響外,尚可能傷害自尊。
尤其在學校情境當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乃是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
如果學生對學習結果歸因於外控的因素,因而忽略了主動掌握的重要性,學生很可能傾向於被動或不當的學習行為取向。
是故不當的歸因方式不僅降低學習動機,亦容易引發負面情緒與低學業自我概念。
「歸因訓練方案」就是針對學生的歸因模式做進一步的分析,確認不當歸因是屬於何種類型,隨即進行一系列的訓練與學習活動,幫助個體了解不當歸因的種種負面影響,引導學生學習做適當的歸因。
這就是「歸因訓練方案」的主要目的。
學者也將歸因訓練方案應用於其他領域。
例如習得無助感的訓練、情緒管理、問題行為的處理等。
有關的研究亦顯示:歸因訓練方案在幫助個體對行為的適當歸因上有不錯的訓練效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