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豫、時、孫、摩」的教學原則】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4 23:37
標題: 【「豫、時、孫、摩」的教學原則】

「豫、時、孫、摩」的教學原則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禮記.學記]中說:「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燕朋逆其師;

 

燕辟廢其學。

 

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指教學要能防範於未然,把握學生學習動機因勢利導,順應學生個別差異,及與同學之間互相切磋等,並須避免交狎狂之友,而導致荒廢學業。

 

還要能重視學習過程中與同學之間「相觀而善」,取長補短等。

 

[學記]中非常重視教學時「豫、時、孫、摩」這四項教學原則。

 

所謂「豫」是指預防,「時」是指時機,「孫」是指適應,「摩」是指觀察。

 

「禁於未發之謂豫」,是說學生不良的習性,要事先預防,使之不致發生;

 

如果發生之後再加以抑制或禁止,必使學生感到扞格而不易矯正。

 

「當其可之謂時」,是說學生有了學習需要,就要把握時機,指導學習,以滿足其需要;

 

如果未把握時機,需要消失,再來勉強他學習,用力多而成功少,則必是勤苦而難成了。

 

「不凌節而施之謂孫」,是說教學須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如果不按順序學習,教材漫無系統,其結果必致壞亂而不修,達不到教學效果。

 

「相觀而善之謂摩」,是說觀察同學的表現,可以收切磋琢磨之效;

 

如果是「獨學而無友」,其結果必是孤陋而寡聞,自己學習成績的好壞,自己也無從了解。

 

因此教學時能注意到「豫、時、孫、摩」四大原則,則教學容易成功,就是所謂「教之所由興也」。

 

如果教學不注意這四大原則,並且還「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就是經常與不良的同伴朋友往還,狎邪遊蕩,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師長訓誨置若罔聞,自己的學業聽其荒廢,這便是教學失敗的主因。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