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卷九 經絡類 蹺脈分男女113】
(靈樞脈度篇)
黃帝曰︰蹺脈安起安止?何氣榮水?
(蹺脈有二,曰陰蹺,曰陽蹺,皆奇經也。
何氣榮水,言蹺脈為何經之氣,乃亦如經水之營行也。
蹺有五音,蹺、皎、喬、腳,又極虐切。)
岐伯答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少陰之別,足少陰腎經之別絡也。
然骨之後,照海也,足少陰穴,即陰蹺之所生。
按︰本篇止言陰蹺之起而未及陽蹺,惟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刺外踝之下半寸所。
蓋陽蹺為太陽之別,故二十八難曰︰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陰蹺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
故陰蹺為足少陰之別,起於照海,陽蹺為足太陽之別,起於申脈,庶得其詳也。)
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屬目內 ,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
(蹺脈自內踝直上陰股、入陰、循胸裡者,皆並足少陰而上行也。
然足少陰之直者,循喉嚨而挾舌本。
此則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屬目內 ,以合於足太陽之陽蹺,是蹺脈有陰陽之異也。
陰蹺陽蹺之氣,並行回還而濡潤於目。
若蹺氣不榮,則目不能合。
故寒熱病篇曰︰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 ,陽氣盛則瞑目,陰氣盛則瞑目。
此所以目之暝與不瞑,皆蹺脈為之主也。)
黃帝曰︰氣獨行五臟,不榮六腑何也?(帝以蹺脈為少陰之別,因疑其氣獨行五臟,不榮六腑也,故有此問。)
岐伯答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皆言不得無行也。
陰榮其臟,指陰蹺也。
陽榮其腑,指陽蹺也。
言無分臟腑,蹺脈皆所必至也。
流者流於內,溢者溢於外,故曰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謂其不獨在臟也。
按︰此蹺脈之義,陰出陽則交於足太陽,陽入陰則交於足少陰,陽盛則目張,陰盛則目瞑,似皆隨衛氣為言者,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也。)
黃帝曰︰蹺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
(蹺 脈陰陽之數,男女各有所屬。
男屬陽,當數其陽;女屬陰,當數其陰。
故男子以陽蹺為經,陰蹺為絡;女子以陰蹺為經,陽蹺為絡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