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
簡介:為豆科草本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
異名:烏豆、黑大豆。
功用:補腎益陰,健脾利濕,除熱解毒。
主治:腎虛陰虧,消渴多飲,小便頻數;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視物昏暗,或鬚髮早白,腳氣水腫,或濕痹拘攣、腰痛;腹中攣急作痛或瀉痢腹痛;服藥中毒或飲酒過多等。
成分: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酯、鈣、磷、鐵、鉀、鈉、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葉酸、膽鹼、大豆黃酮、皂苷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
入脾、腎經。
用法:煎湯,酒浸,作丸、散,或煮食。
注意:本品生用、煎煮偏寒,炒食性溫,過食不易消化。
應用舉例:1.黑豆(炒香)、天花粉各等份,研為細末,麵糊為丸。
每次15克,每日2次。
臨用時另用黑豆15克煎湯服食。
用治腎虛消渴。
2.黑豆250克,炒熟,趁熱用黃酒500克浸泡數日,每次服一杯半酒杯。
用於陰虛陽亢,虛風上擾,眩暈頭痛,虛煩發熱等。
3.黑豆250克,加水適量,以小火久煎至湯液濃厚,飲服。
用於脾虛水腫,小便不利,體倦乏力等。
引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slsw/sl/10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vs59.web.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